• 2025-08-08 17:10:35
  • 阅读(10867)
  • 评论(10)
  •   新华社成都8月7日电(记者李丽 许仕豪 董小红)锦江耀彩,天府燃情。7日,成都的立秋之夜,如火炬般炽烈。

      当第12届国际运动会开幕式的焰火升腾,蓉城夜空流光溢彩,“天府之檐”披上绮衣华裳。一场涌动无限或许的盛会缤纷打开,一幅包含万千气象的画卷缓缓打开。

      这是8月7日拍照的开幕式上的焰火扮演。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运动无限,愿望无限。

      34个大项、256个小项。作为非奥项目规划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世运会既是奥运项目的“孵化器”和“试验田”,也与奥运会一起构筑成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体双面,不断拓宽着荣耀与愿望的无限或许。

      通俗易懂、植根传统的力气举和拔河,融合科技、紧跟潮流的无人机和跑酷……多元、新式、容纳的世运会项目犹如万花筒,折射着开展变幻的年代脉息,照应了人类对体育运动更宽广的探究、更前沿的寻求。

      8月7日,我国队选手胡文瀚(左一)在成都世运会单排轮滑球男人A组预赛中。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爱运动,爱日子。在我国,运动正融入大众美好日子的日常图景。

      成都的街头巷尾,老茶馆飘散盖碗茶香,轮滑鞋勾勒炫酷弧线;春熙路上跳街舞,邃古里中玩滑板;一边是红油锅里蒸发热气,一边是健身房中挥洒汗水。静与动、清闲与热情,交织成快慢相宜的共同气质,融汇出生动鲜活的城市底色。

      天府儿女,既能把日子过出杜甫草堂的画中有诗,也能让日子奔涌追逐愿望的热辣滚烫。

      在成都一家街舞沙龙,青少年们正在操练霹雳舞。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海纳百川,气象万千。

      两千多年的不变城名,两千万人的现代城市,兼容并蓄、打开融合浸透于成都的前史血脉。

      何故“成都”?自古,是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悠长文明,是诸葛亮《隆中对》的“天府之土”,是西南丝绸之路的灿烂明珠;当今,是发明了《哪吒2》光辉票房纪录的构思高地,是“蜀道不再难”的西部打开前沿,也是充满生机、成果愿望的赛事名城。

      这是8月7日拍照的开幕式上的焰火扮演。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受文人墨客的秀丽诗文滋润,有巴蜀古城的厚重前史打底,成都锚定“三城三都”、建造国际文化旅行名城的战略目标。处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成都正在前史与现代、陈旧与年青的变奏中勃发生机。

      世运会聚光灯,不只照亮成都。蓉城为窗,展现着我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生机我国,不只表现于北上广深的摩天概括,也蕴藏在更多城市的寻常巷陌、贩子焰火。

      人们在成都大源中央公园内咖啡馆喝咖啡。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打开的成都向国际打开怀有。凭借双国际机场及免签方针,本年上半年成都招待入境游客近百万,同比增加超五成,世运会期间有望再立异高。

      春熙路,宽窄巷,锦里夜,玉林唱……接连16年获评“我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成都,已准备好让八方宾客体会“闲适巴适”的特征日子,感触火辣鲜香的巴蜀滋味。

      图为成都交子大路“交子之环”与天府双塔(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山海不远,和合共生。

      从大运会的芳华飞扬,到世运会的多元打开,以体育之名,成都“朋友圈”不断扩容。今夜,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运动员齐聚蓉城,共赴一场缤纷之约。创纪录的规划人数,开幕式上的喝彩拍手,让这场跨过山海的团聚,奏响新年代的和睦之声。

      国际百年变局中,地域抵触应战下,体育正是促平和、促联合、促容纳的重要力气。近年来,我国超卓举行一系列国际大赛,不断建立办赛新标杆、续写友谊新篇章,为各国各地区文明沟通互鉴、为国际公民携手前行建立宽广舞台。

      8月7日,巴西体育代表团成员在开幕式现场自拍纪念。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世运赛场上,赛龙舟源自我国传统节日风俗,浮士德球起源于意大利、流行于欧洲南美,救生从单纯的救援举动在欧洲开展为运动项目。这些脱胎于人类生计、出产和日子技术的项目千姿百态,而国际各地公民对美好日子的寻求殊途同归,并终究在竞技场上淬炼成“更快、更高、更强——更联合”的体育精神。

      “国际有一个屋檐……相遇就是人世。”正如开幕式上来自国际各地的百余位儿童纯洁的天籁之音,世界大同的朴素情感,命运与共的崇高理想,总能牵动和鼓舞人心。

      8月7日,主火炬在开幕式现场被点着。新华社记者 邬惠我 摄

      当世运会前史上第一支主火炬在湖中点着,熊熊火焰从水中喷薄而出。水火相生,这是科技立异的打破,更是思想焕新的跨过。

      在愿望之光的照射下,“同球共济”的年代之舟,乘浩荡长风,展万千气象。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