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7-02 02:31:07
  • 阅读(9024)
  • 评论(1)
  •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杨伟民】1日是香港回归21周年纪念日,也是特首林郑月娥就任一周年的日子。一年来,香港开展局势持续向好,政治局势趋向平稳。

      坚持“一国之本”

      庆祝回归升旗典礼1日早上在湾仔金紫荆广场举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与老公林兆波,3位前特首包含董建华、曾荫权和梁振英以及中联办主任王志民、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等各界嘉宾共约2400人到会。国旗与区旗在国歌配乐下升起,悬挂国旗及区旗的飞翔效劳队直升机飞越维港上空,消防船在维港海面喷水还礼。

      典礼完毕后,一众嘉宾转往湾仔会议展览中心到会庆回归酒会。林郑月娥在致辞时称,曩昔一年坚持“一国之本”,在大是大非上情绪绝不迷糊,绝不忍受触碰国家底线的行为,描述港府是以无畏无惧的情绪处理陆港联络。香港星岛日报网称,林郑日前推出六招纾缓市民对房子方针的不满。她7月1日再次说到,房子是香港社会的头号问题,日前发布的一系列新房子办法展示了特区政府对处理香港住屋问题的决心。林郑接着引证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表明新一届政府以关怀倾听的诚挚情绪,带来了社会的相对安静,康复了立法会对事不对人的处事空间,并尽力重建社会对政府的决心及信赖。

      《基本法》23条立法一向是香港社会的灵敏议题。林郑在酒会后与媒体茶叙时进一步表明,特首有职责就法令立法,港府不会将立法事宜置之不理,而立法不光需求中心对港府的信赖,也需求市民对港府及法令信赖。她还说,中心在议题上给予港府空间。

      香港经济体现不俗

      为迎候回归21周年,香港各界举行的200多场庆祝活动逐步打开。像7月1日,解放军驻港部队昂船洲兵营敞开观赏。市民可观赏武士宿舍及沙龙,营内也展出直升机、军用电单车等配备。

      一年来,香港经济体现不俗。2017年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增加3.8%,创2011年以来的新高;本年一季度末财务储藏逾1.1万亿港元,为历史最高水平。香港《星岛日报》1日总结称,林郑班子在社会阅历了不合法“占中”撕裂的气氛中就任,为防止政治争议进一步把社会面向两极化,她把施政要点放在简单凝集一致的民生经济建设上,在候任期间,即以增拨资源改进教育打响第一炮,超越30亿港元的拨款在立法会中取得建制派和泛民的一起武汉仓库出租支撑经过。在劳工福利方面,撤销强积金和遣散费及长时刻效劳金对冲的组织,尽管没有执行,但已见曙光,要是最终达成协议,不只改进打工人员的福利,也标志着劳资双方代表可以脱节近年的相持局势。在促进经济开展新动力方面,港府展示了较大气魄,改变了对科技创富的冷感,在引入研制资金、招引人才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在中心规划粤港澳大湾区以科技立异致富为要点的方针下,本港有时机结合内地城市把科研成果产业化”。文章一起说到,作为民生重中之重的房子问题,香港楼价持续立异高,公屋轮候时刻持续拉长,政府花了很大力量却未见作用,正本期望经过大辩论来凝集社会一致,反而令各方敌对走上台面。

      自由党的钟国斌以为,林太就任后着力创科开展,提出5年内将研制资金总额倍增至GDP的1.5%,最近又推出“科技人才入境方案”。民建联的陈克勤称,土地大辩论反而“愈辩愈不合”,令大众聚集于开展粉岭高尔夫球场。

      政治宽和仍很困难

      至于备受重视日租房的陆港联络以及建制和泛民的联络,《星岛日报》1日称,林太任内社会气氛比较调和,行政和立法联络有显着改进。她就任后许诺除一年四次的答问大会外,额定每月一次到立法会承受议员“短问短答”质询。不过,反对派出于政治策画一向不领情,依然处处与中心和特区政府敌对,“暗涌明浪未减,纾解敌对的使命举步为艰”。陈克勤说,林郑自爆与泛民在网上有联络,泛民即便在某些议题上扮演反对派人物,某种程度上也与政府有默契,“见好就收”,但他忧虑未来处理《国歌法》及23条立法等灵敏问题时,林郑与反对派树立的联络会云消雾散。《明报》1日说到,林郑就任后首份授勋名单,并未见有泛民人士获颁勋衔,建制派则有大批成员获颁,令泛民感到不满。1日,反对派集体“民阵”建议游行。政府发言人回应称,香港回归21年来,特区政府一向严厉依照宪法和《基本法》的规则,实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任何不尊重“一国”、无视宪制次序、哗众夸大、不实误导的标语,皆不符合香港的整体利益,晦气香港的开展。

      香港文汇网1日称,新一届特区政府在第一份施政报告中表明,每一个酷爱香港的人都有职责全面精确地保证“一国两制”在香港沿着正确方向行进,都有职责向任何冲击国家主权、安全、开展利益的行为说“不”。6月,旺角暴动主谋之一梁天琦被判刑6年,再次为香港法治标上明晰的脚注。一年来,多起拖延日久的诉讼案总算落槌,违法作乱者连续遭到惩办。而香港旅游业在阅历低谷后,上一年也开端重现兴隆。除了业界力拼外,也与香港社会气氛转好有关。《星岛日报》1日的社论说,尽管政治敌对的格式未变,幸亏社会阅历几场缤纷后,人心思稳,急进实力已失掉强大的条件。特区政府应把握这个局势,加大力度处理民生问题。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0  收藏